
要写出一篇研究论文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首先,要找出可能被研究的问题,找出问题以后要查文献,看前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状况,然后自己去研究,或做实验、或作观察、或作观察、或作盘算,也许要做上面所说的一切,尔后作分析,得出结论,并做进一步的讨论,最后才气够整理成一篇论文。在整理写作论文之前的这些事情,或许要占到总事情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而真正写作论文只有百分之几的事情量。本文所说的“写论文”,就是指这最后百分之几的事情。
就是这些事情,也有不少学生感应有难题。这是什么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固然还是前面百分之九十几的事情没有做透,我们把这个最重要的原因再一次强调,而且把它清除掉,才气够说文字写作上的问题。
有些学生在文字写作方面是有难题的。因为他们在念书期间,已经很少写工具了,纵然写工具,也只是简朴的几句话。
现在上课记条记的人很少,记条记虽然说是记载教师所说的内容,可是究竟不能全文照录,许多内容还是要“翻译”或压缩成自己的语言。这是一种语言文字上的训练,现在空缺了。现在的考试题目,大多数是选择题、填空题、简朴的问答题,少少有较长篇的叙述题。叙述题没有一个浅易的尺度,学生的字又是歪歪扭扭,如同天书,教师极难判阅,而上面又往往要求出题的教师提供尺度谜底,所以,没有几个教师愿意给自己找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由于没有了这种题型,学生在学习、温习的历程中,也只是照书上的语言看看、背背,用不着用自己的语言去组织。失去了这种组织文字的训练,日久天长,写作的能力自然下降。而这样的训练,做与不做,其效果将相差很大。
我们的学生,现在从中学开始,到大学本科再到研究生,十几年的时间,缺乏了这方面的训练,实在是大的损失。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强调了尺度化的考试,缺乏要求学生主观发挥的试题。
也正是这样习惯性的背诵,致使学生写作时总习惯性地大段地“拷贝”别人的话,而不是用自己的语言去叙述或叙述。而如今用盘算机查重的方法,不能拷贝的时候,有的学生便把拷贝来的语言再去改写,甚至改得不像人所说的话。
盘算机是查不出来“重”了,人看起来就别扭了。这种问题我们已往很少有人去指出。
这实际上也是形成学生懒于思考的原因之一。文字的组织、写作,是与思考相训练的,文字写作方面的难题,经常反映出思考的难题。论文的写作文体,是一个综合的文体。它需要叙述,也需要叙述。
对于实验或视察、观察、盘算的须要历程,必须作出清晰、准确的叙述,不能稀里糊涂、马纰漏虎。而对于经由讨论,演绎出所得结论的历程,则必须逻辑清楚,令人信服。在写作的时候,遣词造句也要有一定的分寸。
写作这样的文字,需要经由一定的训练。照理来说,一般性的文字方面的教育,理应在中学阶段就应当完成,不应当在大学甚至研究生阶段另有文字表达方面的问题。我对语文教育是外行,可是,我想语文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应当是使学生一方面能够准确地明白别人所写的非专业性的文字,另一方面,是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这里,准确的形貌或叙述以及严格的推理,这两方面都是重要的。这也应当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事情。说话、写文章的语言要生动生动而准确,要让人尽可能地听得懂或看得懂,而且愿意听愿意看。讲得粗俗一点,也就是要听得懂人话,也要会说人话。
这是我们语言教育的基础。至于比力花哨的语言,究竟是第二位的。可是,这种文字看上去很悦目,很漂亮,许多语文老师很喜欢并推崇这种文学性的文字。我们的学校也鼎力大举训练学生说写这样的文字,给予高分。
有人甚至在关键的考试中给那些通顺或不通顺的炫耀文字以特此外高分,这对于正确的语文教育起着一种很坏的示范作用。这种教育的效果就是少数人说写看上去高级或漂亮的谎话或空话,许多人则“邯郸学步”,以至于有的学生不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固然,到了大学本科或研究生阶段,我们已经不行能改变由于基础教育带来的问题。
可是,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师还是可以在自己可能的规模内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字写作能力做一些事情的。例如,我们平时要求学生写阶段汇报,在组会或其他场所下多作学术陈诉,都是对学生语言和文字能力的很好的训练历程。又如,要求学生在天天的实验或视察事情时,认真作详实的记载,这不光对于科学研究的乐成是须要的,对于学生的文字能力的提高,也是一种很好的训练和磨炼方式。
到了大学本科甚至研究生阶段,在用母语写作论文中发生语言表达方面的难题,在理论上是不应当发生的,但实际上仍然在某些学生中存在。这一方面是中学教育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因长时间里没有“练笔”光想着“拷贝”所致。
我希望,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对于学生的要求,应当是对于汉语的语言特别是文字有很好地相识,对别人(特别是昔人)所写的文章,应当能够看得懂,会浏览。这就要求读得多,明白得深刻。而自己的写作,则要求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即可。
对作文过高的文学性要求只能适得其反。语言文字的运用,也是“熟能生巧”的,而我们所有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语文。
我们现在这种只要求死记硬背的尺度式考试,使学生只想着“拷贝”书本而不是用自己的语言去明白。这样既限制了学生的思想,不能深刻明白各门学科的科学内容,不会闻一知十、灵活应用种种科学理论,更不能作缔造性的思考,同时,还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发生了“退化”,这是很糟糕的事情。作者:冯大诚文章泉源:科学网。
本文来源:开云app下载官网手机版-www.sq-starhotel.com